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:
麵試的時候,銷售經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 300 元,你會怎麽應對?
很多人都習慣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,希望讓別人認為這瓶水本身很有價值,比如:
這是一瓶好水,來自海拔8000米的雪域高原;這瓶水是馬雲喝過的;這瓶水是少林方丈開過光的等……
然而,哪怕稍微有點營銷意識的人,都不會這樣思考問題,他們會做出這種類型的回答:
你買我一瓶水,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信息,這叫賣的是附加值;
你買我一瓶水,我記得你的好,這叫賣的是人情;
你買我一瓶水,我可以引薦你去見我當局長的老舅,這叫賣的是關係……
他們考慮的就不是產品本身,而是我為什麽會為此支付300元?
事實上,人們普遍會通過價格去判斷商品,不妨回憶一下,你走在超市裏,如果看見一瓶飲料賣3塊錢,你肯定會把它歸類為低端飲料,但如果你看到它的標價是8塊,就會認為它比較高端,甚至還會猜測它的口感應該不錯。
所謂的“一分錢一分貨”,而不是“一分貨一分錢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
今天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官网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“如何機智定價格”的營銷幹貨:
01 價格與成本無關
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,隻有當價格高於成本,商家才有可能盈利;隻有當價格越接近成本,消費者才更可能去購買。
但其實這是不對的。舉個簡單的例子:比如你在賣一款減肥產品,假設它單個成本為200元,並且效果很好。
如果你把它賣給一個很想減肥的胖子,那他很可能會花1000元來買這個產品,圓了自己的瘦身夢。
但如果在你麵前站著的,本來就是一個“皮包骨”,即使你把價格降到100元,他也不會買來使用。
所以有時候價格並不取決於成本,而是取決於供需關係。這也是為什麽奢侈品的價格都遠高於其成本。你有木有想過,為什麽一個成本幾百元的包包一下子就賣上萬元,並且還很受追捧?僅僅是因為品牌效應?質量好?所謂的奢侈,其實就是賣個“稀缺價值”,既然是奢侈品,它一定會嚴格控製自己的供應量,把需求控製在遠高於供給的狀態。當需求大於供給,那麽它就變得珍貴了,試想一下,如果滿大街人提的都是古馳的包包,那它還算一個奢侈品品牌嗎?
這也是為什麽奢侈品最怕山寨貨的出現的原因,不僅僅是因為怕山寨貨的質量毀掉自己的名譽,更重要的是,山寨貨大量地加大了供應量,從而降低了奢侈品本身的稀有價值。
02 價格的數字遊戲
有研究顯示:當商品價格是99時,願意購買的人的數量,是當價格為101時的1.4倍。
這其中的區別,並不是2元錢——因為消費者最先感知的數字是最左邊的那一位,所以,這兩者其實是90多和100多的差別。
再說禮品。同樣一組研究顯示:當一個禮品以101的價格出售時,願意購買的人的數量,是當價格為99元時的1.2倍。
這其中的區別,也不是2元錢,而是“幾十塊錢的禮品”和“一百多的禮品”的差別。
隻要是給別人買東西,消費者就會理智(精明)得多——隻需多花2元錢,就能將禮品由“幾十元”升級為“一百多元”,就更有麵子,何樂而不為呢?
對於降價促銷,什麽時候該用“立減20元”,什麽時候該用“降價20%”呢?
有一種說法叫“100法則”:
當你的原價高於100時,就應該用“立減XX元”。比如原價200元,你說“立減50”元,就會比“降價25%”更有吸引力——因為50>25,消費者會感覺前麵的說法降得更多…
而當你的原價低於100時,就應該用“降價XX%”。比如原價50元,“降價50%”看上去就會比“立減25元”降得更多…
當然,這個法則在國外會更加適用,因為國內的商家更習慣於用“8折促銷”,而不是“降價20%”這種說法。
總之,當你認識到:推銷才是賣產品,而營銷是在賣價格時,就說明你已經入了營銷的門了。而當你繼續往下走,就會發現:定價,其實也是最複雜的營銷問題。